电镀硬铬加工(镀硬铬的硬度是多少)

本文目录

  1. 求教电镀硬铬对电镀电源有什么特殊要求
  2. 镀硬铬会出现哪些故障及其原因
  3. 电镀、镀铬
  4. 镀铬与镀硬铬有什么区别

求教电镀硬铬对电镀电源有什么特殊要求

纹波系数是指输出直流波是纹波的概率,在电镀中纹波直观的理解可以看成非直流波就可以了因为交流脉冲波对镀铬有很大的影响,高要求不超过2%。

电镀铬中如果纹波系数太高会造成镀层表面有裂纹等等镀层不良状况。

镀硬铬:(1)容量。首先要计算满负荷时槽镀件最大的被镀面积,然后以工作电流密度乘以镀件的总面积,即指所需电流。同时应考虑对镀件必要的冲击电流以及整流器实际使用额定电流(一般为85%),且技术要求也不允许满负荷工作,否则容易跳闸而毁坏整流器元件。如所需1600 A电流,应当使用200CA、12 V容量的整流器;(2)功率。由于电镀电源中的许多发热器件会消耗部分输入的交流功率,使直流输出功率小于交流输入功率,即整流效率则是输出直流功率与输入交流功率之比(%),其值越大,整流器自身耗电越少,性能越好。所以要求电镀电源的操作功率应不低于额定功率的75%,以减少交流脉动的几率。因为交流脉动对镀铬是十分有害的。如果超过限度会使铬镀层产生裂纹,影响铬层硬度和光亮度;(3)规格。电镀电源直流电压应是0~12 V,大件镀硬铬最好为15 V的低电压。电压、电流可以连续调节,电流纹波系数不大于5%的三相全波整流器。对于特殊镀件如小口径深孔镀铬必须采用大功率、纹波系数<2%的整流器。此外,还应具有能自动保护,油浸冷却、防腐耐蚀,并可加换向装置控制的整流器:(4)数量。最好购置2台以上的电镀电源。如使用3台电镀电源并联(或设两只镀槽)。这样,每台电镀电源的功率约为所需总功率的1/3,是最为理想的。如果只有1台电镀铬电源,发生故障时,生产就要停顿。如果有3台镀铬电镀电源,其中1台出现故障,还有总功率的2/3可以继续工作;(5)安置。镀铬电源在车间安置应尽可能靠近镀槽,它们之间的距离越近,所需汇流排的长度越短,耗电越少,效率越好。

镀装饰铬:装饰性套铬必须用纹波系数小于5%的低纹波直流,并且不允许有波形残缺(如三相缺相、整流管损坏等),否则因铬太易钝化,在高纹波直流的波谷处也可能局部钝化,而导致镀铬层起黄斑、白斑,出现深镀能力大大下降等问题。简单件镀硬铬,可用未经滤波的高频开关电源,但频率宜高些;复杂模具镀硬铬,最好采用低纹波直流。

镀硬铬会出现哪些故障及其原因

一、镀层粗糙

1.工件基体表面粗糙:镀硬铬的工件镀前表面粗糙度值应低于Ra0.2µm,所以镀前应进行多次磨光或精磨加工,已得到较高的表面光亮度。表面越光亮平滑,镀层也越细致光亮。

2.电流密度过大:应精确计算工件的受镀面积,在一定的温度下,选择适当的阴极电流密度电镀,防止电流密度过大。

3.工件距离阳极太近或工件凸起部位未安装保护阴极:适当增大阴、阳极之间的距离,工件的凸起部位应安装合适的保护阴极。

4.镀液不清洁,有机械杂质:应定期过滤镀液,保持镀液清洁。

二、镀层厚度不均匀

1.工件悬挂位置不适当,各部位与阴极距离不均等:调整工件在镀槽中的悬挂位置,根据工件形状安装合适辅助阳极及保护阴极。

2.阳极分布不均匀或阳极长短与工件受镀面不协调:合理布置阳极,阳极长度应比阴极稍短些。大工件可采用不同长度的阳极相间悬挂,以使电力线能在工件受镀面上均匀分布。

3.某些阳极不导电或导电不良:检查阳极导电情况,对不导电的阳极应取出刷洗干净,并清洗挂钩,使之导电良好。

4.镀液分散能力差:化验镀液成分,根据分析结果,调整镀液,使之达到工艺范围内。

三、低电流密度区镀不上铬

1.冲击电流过小:加大冲击电流后施镀,并适当延长冲击镀的时间。

2.阳极处理时间过长,或阶梯式给电小电流时间过长:适当缩短阳极处理时间,一般工件控制在15~30s,或不进行阳极处理。工件预热后,用大于正常电流密度2倍的电流密度冲击镀2~5min,然后在恢复到正常电流密度施镀。采用阶梯式给电方式时,应在3~5min内升至正常的电流密度。

3.镀液中硫酸含量过高:化验镀液,根据分析结果补加铬酐或加入碳酸钡除去多于的硫酸根,使之达到工艺范围之内。

四、镀层结合力不好,镀铬层在磨光时产生剥离现象

1.镀前处理不良:加强镀前处理,务必将油、锈去除干净,保证工件表面没有油污、锈斑或氧化皮。

2.工件预热时间过短:适当延长预热时间,对于薄壁工件预热3~10min,对于大工件预热5~15

min。

3.镀液温度过低,电流密度过大:检查镀液温度,将镀液温度提高至工艺范围上限工作。并适当降低电流密度,严格控制在工艺范围内,防止电镀过程中电流密度陡增。电镀过程中不可过多加入冷水,以防镀液温度陡降。

4.镀后除氢处理不及时或不彻底:镀后工件最好在4h内进行除氢处理,根据工件大小选用合适的除氢温度和保温时间,以保证除氢效果。

电镀、镀铬

装饰性镀铬0.001-0.003mm耐磨性镀铬0.05-0.1mm。

3个工艺只有第2个工艺是合理的,其余的都不行。

理由:第1个工艺,车外圆后的粗糙度过高,镀硬铬对零件表面的粗糙度应不低于Ra1.6,尺寸镀铬不应低于Ra0.8,所以第1个工艺的镀前表面太粗糙,会使镀铬层的质量受到严重影响,镀层结合力不够,易起皮。

第3个工艺的问题在于,镀硬铬后的表面粗糙度会降低一到两个等级,所以选择镀后不进行磨削是不合理,另外从镀层致密性上讲,镀铬表层的致密性差,应将其磨去,否则影响其耐磨性。

换材料的问题主要不是电镀方面的制约,而是零件的机械强度和使用条件的制约。

对补充问题的回答:

无论用什么作为滑动副,尼龙也好,青铜也好,最关键的是载荷和相对滑动速度,另外,在钢基上镀铬,是先要镀铜的,镀层太薄,结合力和耐磨性都受到很大影响,易起皮,更易磨损,反而不如不镀!我认为应该结合零件的工况认真计算一下,如果表面淬硬可以达到耐磨要求,就不要镀铬,当然镀铬另外一个好处就是防腐,这个因素应该考虑。

镀铬与镀硬铬有什么区别

一、硬度不同

镀铬:镀铬的硬度为400-1200HV。

镀硬铬:镀硬铬的硬度为800-900HV。

二、镀层厚度不同

镀铬:镀铬的镀层厚度为0.25-0.5μm。

镀硬铬:镀硬铬的镀层厚度为一般在20μm以上。

三、特性不同

镀铬:镀铬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和较好的耐热性。

镀硬铬:镀硬铬的硬度高、耐磨、耐蚀并能长期保持表面光亮且工艺相对比较简单,成本较低。

四、工艺不同

镀铬:镀铬的工艺是在溶液中镀铬时,通过调整温度和电流密度,并控制在适当的范围内,获得不同性能的镀铬层。

镀硬铬:镀硬铬的工艺是采用筒形电镀阳极,并在电镀过程中定时对合金钢零件进行翻面和调换位置,以获得镀硬铬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镀硬铬

百度百科-镀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