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大家觉得全国卷一文综难吗,有什么感觉
半岛全媒体记者魏海洋刘金震
本报3月13日推出“名师伴你行”栏目,为高三考生复习支招。首期推出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教师支招内容,受到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极大关注。3月13日,记者继续采访岛城高三一线名师。今年文综第二年使用全国卷,全国卷与山东卷有若干区别,这些都需要考生注意和关注。另外,3月15日晚7时至8时,本报将邀请曾参加过高考阅卷的语文名师崔志刚做客“半岛教育公益微信群”,为您支招中小学生写作。你可以扫描“半岛学生记者”二维码加入到半岛教育微信公益群,实时在线和名师互动。
青岛实验高中政治教研组组长周欣
■政治列出知识框架限时训练
从30多年的教学经历出发,周欣认为应该重视基础,任凭高考题目千变万化,但脱离不了基础的理论。学生得回顾政治课本知识,在首轮基础上专题复习。学生得重视政治课本目录的使用,从单元到课到框到目再到总体框架,在脑海里构建起政治学习的思维导图。学生跟着老师的节奏同时,还得学会利用思维框架。纵观全国卷试题的答案,课本原文内容不多,知识点却又来源于课本,学生得根据全国卷特点理解知识。
全国卷文综的阅读量大,学生得提高阅读速度,避免题目做不完的情况,下一步得有限时训练。文综三科时间搭配也得注意,35个选择题最慢也在40分钟内完成,为后面的主观题争取时间。
二中分校历史教研组组长王涛
■历史要精准理解历史概念
王涛认为,二轮复习中首先要明确并合理规划自己复习的着力点与方向,在复习计划进度上跟随老师的整体安排来安排自己的学习,提高复习的效率与实效。其次,温故知新,以新带旧:“点(知识点)线(知识线索)面(知识网络)”建构知识体系。
精准理解历史概念(史实概念、史论概念):高考命题非常注重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正确理解,近几年高考总有不少知识点的考查是以历史概念为依托展开的,因此深化对历史概念内涵与外延的理解,全面掌握历史概念,在二轮复习中尤为重要。强化时空观念,把握历史阶段及其特征。做透近五年全国卷高考真题。
39中地理教研组组长武剑英
■地理千万别忽视读图用图
武剑英说,地理课程的二轮复习要按照专题落实知识点。通过一二轮纵横交错,首先要构建一个全面详细的知识网络,并且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
地理复习要有主次之分,对主干知识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拓展其应用范围,最好能结合生活实际或时政热点了解怎样应用。学生对一些自己掌握不好的知识点,要查缺补漏,随时完善补充。要加强读图用图能力的培养,这是地理学科的特点,也是地理学科考试的基本要求。示意图一类要注重理解,区域图一类要注重记忆,各种等值钱图要注重应用方法和技巧。同时要训练高考要求的能力,包括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已有知识点能力,论证地理问题的能力等。
[编辑:张珍珍]
高考一卷全国一卷是哪几个省
全国卷一是: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安徽、福建。
资料拓展:
全国统一高考试卷(高考试题全国卷),简称全国卷,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命制的、适用于全国大部分省区的高考试卷,目的在于保证人才选拔的公正性。
2007年,宁夏新课标高考卷开启了新课标全国卷命题的序幕。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分为Ⅰ卷、Ⅱ卷。2016年,新增新课标全国Ⅲ卷,并将Ⅰ、Ⅱ、Ⅲ卷分别另称为乙、甲、丙卷。
2020年,为匹配新高考改革,新增新高考全国Ⅰ卷、Ⅱ卷,新高考全国卷仅包括语数英(统考科目),其余科目自主命题。
2021年,取消原新课标全国Ⅱ卷(甲卷),并入Ⅰ卷(乙卷),合称全国乙卷;原新课标全国Ⅲ卷(丙卷)改称全国甲卷。外语科目中,除英语外,其余小语种(日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各省无自主命题权,不分卷。
2022年高考,共有全国卷4套。包括新高考全国Ⅰ卷、Ⅱ卷,全国甲卷、乙卷。共27个省级行政区使用全国卷。
宁夏、海南、广东、山东加入新课标高考,其中宁夏、海南由国家考试中心命题,宁夏、海南共用语数英卷,宁夏用理综卷、文综卷,海南用理化生政史地单科卷。自此,宁夏卷开启了新课标全国卷命题的序幕,规范了样式,定下了基调。
整合旧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取消新课标Ⅱ卷、保留新课标Ⅲ卷、新课标Ⅰ卷,并统一称呼为全国甲卷、全国乙卷。
浙江语数英加入新高考全国卷,采用Ⅰ卷。由于浙江新高考英语有两次考试机会,因此1月英语第一次高考单独命题,6月英语第二次高考正常使用全国Ⅰ卷。
高考全国一卷文综的各科分值划分是多少
高考文综满分300分,地理、历史、政治三科的分值比例为1:1:1,每科均为100分。
文综考试形式为笔试、闭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满分为300分。试卷包括Ⅰ、Ⅱ两卷。第Ⅰ卷为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的必考题,分值140分。
第Ⅱ卷由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的必考题和历史、地理学科的选考题组成,分值160分。试题只涉及单学科的内容,不涉及跨学科综合。
拓展资料全国卷前35道题是选择题,每小题4分,满分140分。前11道选择题是地理单选,12~23是政治单选,24~35是历史单选。第II卷是文综大题,36题、37题是地理大题,38题、39题是政治大题,40题、41题是历史大题。接下来是选考题,三道地理选考题和四道历史选考题各选一题作答。
高考文综试题一共需要做43道题,其中35道选择题,8道大题。换种说法,政治需要做14道题,历史需要做15道题,地理需要做14道题。这就是高考文综试题分布,答文综试题要注意答题时间和答题速度,确保在规定的时间内答完卷。
全国一卷有哪些省份
全国一卷的省份有9个,分别是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全国一卷分为文理科,考试科目有语文、数学、外语、文综/理综。
由教育部统一依据同一份考试大纲来命题的第一个版本的试卷叫全国一卷。全国卷命题总共有三个版本,即全国一卷、全国二卷和全国三卷,依据不同地区的情况,选定考卷的版本。
全国统一高考试卷(高考试题全国卷),简称全国卷,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命制的、适用于全国大部分省区的高考试卷,目的在于保证人才选拔的公正性。2007年,宁夏新课标高考卷开启了新课标全国卷命题的序幕。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分为Ⅰ卷、Ⅱ卷。
2016年,新增新课标全国Ⅲ卷,并将Ⅰ、Ⅱ、Ⅲ卷分别另称为乙、甲、丙卷。2020年,为匹配新高考改革,新增新高考全国Ⅰ卷、Ⅱ卷,新高考全国卷仅包括语数英(统考科目),其余科目自主命题。2021年,取消原新课标全国Ⅱ卷(甲卷),并入Ⅰ卷(乙卷),合称全国乙卷。
原新课标全国Ⅲ卷(丙卷)改称全国甲卷。外语科目中,除英语外,其余小语种(日语/俄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各省无自主命题权,不分卷。2023年高考,共有全国卷4套。包括新课标Ⅰ卷、Ⅱ卷,全国甲卷、乙卷。共28个省级行政区使用全国卷。
全国卷命题原则:
一、一切以大纲为准,高考出题时要求每一道题,无论大小,一定要在考纲上有相应的考点对应;其题意、描述、问题、解答都必须能够在教材上找到援引。考纲的内容每大块都要覆盖,而且要注重交叉,各有侧重。知识点的考频,也可以在《考试大纲》上查到。
二、不出偏怪题,命题人出题时会考虑该题对考生来说难度系数是否偏大,原则上不出怪题、偏题,主要在命题角度、方法、题型上下功夫。
三、要体现选拔性,那些让大多数学生感到为难的题恰恰抓住了多数学生在某一知识点上的短处,即所谓“软肋”,目的正是让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这也就是所谓的“选拔性”。